喝酒為什麼會頭痛?「是純度搞的鬼」!
大家應該都有開懷暢飲的經驗,但為什麼有人喝酒沒醉,也會引發隔天惱人的頭痛?有人為避免頭痛,棄烈酒而選啤酒,反而加劇酒後頭痛反應,你知道為什麼嗎?因為人體對於不純粹的東西,在接觸的當下,會啟動保護機制,就會產生不適感,如酒後頭痛、皮膚過敏,「這一切都是純度搞的鬼」!!!

使用者:喝酒頭痛不是酒精濃度?而是純度搞的鬼?
Sensist:大家所常見的酒類飲料,依照製程不同,大約可以分為釀造類與蒸餾類。釀造酒如啤酒、葡萄酒、日本清酒等,這類型的酒,酒精濃度大多不會超過20%,啤酒甚至不到5%,相對不容易喝醉,但因產品屬於糖化與發酵釀造,酒中所含有的雜質也會比較複雜,對於體質敏感或耐受力低的人體來講,即便沒喝過量,也容易造成敏感反應,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喝啤酒隔天會頭痛,但喝高粱酒、伏特加這類的烈性酒卻不會的原因。
使用者:怎麼樣做到提升純度?
Sensist:純化的方法有很多,但基本上,可以分為有二種方式。第一種,是我們熟知的蒸餾,像是高粱酒、伏特加這種顏色透明的烈性酒,就是利用蒸餾的工法,進而提升酒精濃度、增加風味,也因為過程中會把雜質留在原地,取出的酒液純度也會變高許多,對酒後不適反應就降低許多;另一種方式,是用過濾的方式,這比較常在食品或保養品原料的製作過程中看到,為了避免溫度升高引起變質,便利用過濾塔,把雜質濾除,工序越多,成本越高,但純度幾乎可以高達99%,像是Sensist產品:電解質水乳液,選用的美國藥典(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,USP)等級的杏仁油,就是壓榨之後,經過高達三次以上的過濾、吸附、純化,排除所有有害物質,安酮霜,使用99.1%的安酮素,都是更適合用來製作敏感性肌膚專用保養品。
使用者:所以「純度」會比「天然、有機」更加重要?
Sensist: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!商業化的產品描述與生產過程,往往會因為人為導引,而聚焦在廠商所希望消費者注意的點上。像是我們每天常會用到的橄欖油,在經過幾次搾取之後,雖然還能稱作「天然」、「有機」,卻需要勾兌調和來提升風味,變成調和油,這不僅保留雜質,而且還另外補充了添加物,對於年長者、幼童、孕婦等敏感性體質來說,一味追求「天然、有機」,不一定有益。
反倒近年來保養品,追求「純度」成為熱潮,因為能夠透過第三方單位認證,像是上述的USP Grade等,可以讓消費者清楚判斷,這個成分就是達到如此高的純度,而不是廠商自行標榜,一切不想要、不需要的雜質不在其中,也就不需要額外添加物,這樣純粹的產品,可以降低對於敏感性肌膚的刺激,減緩過敏不適的機率。
